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零点看书 > 其他类型 > 农场主:本宰相不参与宫斗了无删减全文

农场主:本宰相不参与宫斗了无删减全文

唐唐小可爱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她的闺房,除了我以外,不希望任何男人进入。”“放心,钱不会少给你的。”一听这话,老妈妈陷入了犹豫。看架势,这位贵客对云霜很是喜欢,不乏有为其赎身的打算。可是,她也相中了云霜的模样气质,身上大有潜力,说不定会成为百花阁的头牌姑娘。如此宝贝,怎愿轻易放人?可还没等她做出回答,李善长抬手敲了下桌子,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听仔细了,这不是商量,而是通知。”“暂时先放在你这儿,倘若有半分差池,我让你在定远县没有立足之地!”“言尽于此,我说得出,就做得到!”说罢,叫上等在门口的阿福,大摇大摆的离开。出门前,无意中回头打量了一眼。当然不是看那位被吓得说不出话的老妈妈,而是觉得里面少了点什么。可一时之间,又想不起来......回去的路上,阿福耷拉...

主角:朱元璋李善   更新:2025-01-23 16:2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李善的其他类型小说《农场主:本宰相不参与宫斗了无删减全文》,由网络作家“唐唐小可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她的闺房,除了我以外,不希望任何男人进入。”“放心,钱不会少给你的。”一听这话,老妈妈陷入了犹豫。看架势,这位贵客对云霜很是喜欢,不乏有为其赎身的打算。可是,她也相中了云霜的模样气质,身上大有潜力,说不定会成为百花阁的头牌姑娘。如此宝贝,怎愿轻易放人?可还没等她做出回答,李善长抬手敲了下桌子,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听仔细了,这不是商量,而是通知。”“暂时先放在你这儿,倘若有半分差池,我让你在定远县没有立足之地!”“言尽于此,我说得出,就做得到!”说罢,叫上等在门口的阿福,大摇大摆的离开。出门前,无意中回头打量了一眼。当然不是看那位被吓得说不出话的老妈妈,而是觉得里面少了点什么。可一时之间,又想不起来......回去的路上,阿福耷拉...

《农场主:本宰相不参与宫斗了无删减全文》精彩片段


“她的闺房,除了我以外,不希望任何男人进入。”

“放心,钱不会少给你的。”

一听这话,老妈妈陷入了犹豫。

看架势,这位贵客对云霜很是喜欢,不乏有为其赎身的打算。

可是,她也相中了云霜的模样气质,身上大有潜力,说不定会成为百花阁的头牌姑娘。

如此宝贝,怎愿轻易放人?

可还没等她做出回答,李善长抬手敲了下桌子,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

“听仔细了,这不是商量,而是通知。”

“暂时先放在你这儿,倘若有半分差池,我让你在定远县没有立足之地!”

“言尽于此,我说得出,就做得到!”

说罢,叫上等在门口的阿福,大摇大摆的离开。

出门前,无意中回头打量了一眼。

当然不是看那位被吓得说不出话的老妈妈,而是觉得里面少了点什么。

可一时之间,又想不起来......

回去的路上,阿福耷拉着脑袋,困得眼皮直打架。

这个晚上,当老爷的是爽了,但做下人的就有苦没处说了。

本该是休息的时间,他却要瞪大眼睛,守在外面。

看着别人在里面愉快的玩耍,自己连口汤喝不上,还不敢睡觉,只能干等。

为了打起精神,他主动没话找话。

“老爷,我就不明白了!”

“你说男女之间的事,就那么有意思吗?”

李善长停下脚步,直言不讳道。

“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你年纪还小,等尝到滋味了,就会明白的!”

“天底下,除了当皇帝以外,没有比在床上呼哈更快活的事了。”

阿福一个劲摇头,不解其意。

“我没兴趣,只想多赚点钱,让父母的日子好过点。”

“其余的,都无所谓。”

李善长暗暗点头,觉得这小子想法不错,还是个孝子呢。

不像他,穿越过来就一把年纪了,直接给别人当爹。

与此同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

没错!

他猛然想到,百花阁里缺少什么了!

——说书人!

虽然是第一次去,但在印象里,古代的青楼,是有这项业务的。

念及至此,李善长立马有了赚钱的点子。

既然目前还属于行业空白,不如就由我来引领潮流,开辟一条全新的赛道吧!

在百姓目不识丁的年代,听书成了喜闻乐见的娱乐项目。

脍炙人口,老少皆宜!

只要开展起来,不怕不受欢迎。

虽说家产不少,每年还能领一笔国公级别的俸禄。

但想要维持眼下纸醉金迷,腐败糜烂的美好生活,赚钱是必须的,不能坐吃山空。

可话又说回来,由于朱元璋童年的悲惨经历。

见识过囤积居奇,物价飞涨带来的后果,所以他骨子里极度仇视商人,更不提倡。

如果直接经商,被抓住了把柄,老朱很可能借题发挥,开始磨刀霍霍。

而开办书坊,算是文化娱乐产业,容易蒙混过关。

即使朱元璋知道了,也无话可说。

更何况,评书可以作为定远县的特色项目,弄好了就能吸引大量外来人口。

如此,两全其美!

......

一回到家,李善长紧锣密鼓地张罗起来。

要创办书坊,自然要解决书的问题。

洪武年间,传统小说行业并未真正兴起,属于一片蓝海。

像后世评书中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封神演义》、《三侠五义》、《童林传》等等,还没写出来呢。

这给了先下手为强的机会。

而四大名著中,《西游记》讽刺了古代官场暗黑的一面,必不可选。

《红楼梦》一书,大量的人物和情节,影射了朱明王朝中后期的衰亡过程,也不行。


李善长听罢,喝着茶水,不紧不慢的笑了。

“呵呵,慌什么?”

“早晚的事,都在我预料之中。”

“中书省丞相的位置,可不是长个屁股就能坐的。”

“那就是个无底洞,时刻伴随着危险,一不留神,就得摔个粉身碎骨,赔上身家性命。”

倒不是他信口开河,史上杨宪和胡惟庸二人,都曾平步青云,执掌大权,坐到很高的位置。

但同样因为得意忘形,不知收敛,落得个鸟尽弓藏,死无全尸的下场。

闻言,李芳不由自主的点了下头,觉得深以为然。

但仍旧有些无法接受。

“爹,那毕竟是百官之首啊,皇帝说杀就杀了?”

“翻遍史书,历朝历代,都没有直接拿宰相开刀的吧,太吓人了!”

“难道说,官当的越大,死得越快?”

看着天真无比的傻儿子,李善长不禁莞尔。

“宰相怎么了?”

“都是肉体凡胎,血肉之躯,还能长出三头六臂不成?”

“何况,再大还能大得过皇帝?”

“只要一声令下,让他三更死,就绝对活不到天明!”

言及至此,李芳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曾经,他也想凭借自身的努力,在有生之年,一步步爬到顶点,坐到那个炙手可热的位置。

现在想想,要是命不够硬,还真有点招架不住。

毕竟,血淋淋的例子就摆在眼前。

但奇怪的是,自家老爹听说后,依旧面不改色心不跳,风轻云淡,跟没事人似的。

被杀的可是个宰相啊!

怎么感觉,在他眼里,跟死了只鸡差不多。

难不成,他能未卜先知,早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天?

所以,才放着宰相不做,离开京城,跑回老家种田养老来了?

一念至此,李芳小声试探道。

“爹,我觉得人还是分亲疏远近。”

“比如您,如果没有主动辞官,依然坐着那个位置,肯定不会发生这种事的。”

“您可是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钦定的开国六公爵之首啊,德高望重,名誉加身。”

“凭您和陛下的关系,即便偶有过失,他也不会拿你怎么样的。”

“就算犯了和杨宪同样的罪名,也能网开一面吧?”

李善长听罢,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傻孩子,皇帝认得你,可皇帝的刀不认得你啊!”

“真惹急了,连亲儿子都杀!”

至此,李芳恍若醍醐灌顶,脑袋嗡嗡直响。

原来,老爹真的有先见之明。

主动放下了权力富贵,远离是非之地,是为了保住一家几十口人的性命啊!

“多亏了老爹......”

“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若非及早离开京城,杨宪的遭遇,很可能落到自家头上。

一想到这些,李芳顿感心有余悸,毛骨悚然。

同时,他彻底打消了对李善长的怨念,并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与膜拜。

如果说,以前他只是因为父亲对儿子的压迫感,迫于无奈,不得不遵守那些约定俗成的道德标准,被动服从命令。

即使心怀不满,也只能默默忍受。

那么,从这一刻开始,他已经理解了李善长的真实用意,不再口是心非,而是发自肺腑的顶礼膜拜,五体投地。

无论怎么讲,好好活着,总比抄家流放,丢了性命强......

“爹,儿子愚鲁短视,一直被蒙在鼓里,没能领会您的良苦用心。”

“今天发现,您才是有大智慧的人。”

“以后,我一定多多向您请教,不耻下问。”

并且,心中暗暗立誓。

即日起,老爹的话就是金科玉律,甭管是谁,就算天王老子也不好使!

只要跟上脚步,前途定会一片光明!


街上灯火阑珊,喧嚣鼎沸,比刚回来的时候,人流量不知道增加了多少倍......

“客官,我们这儿都是新到的姑娘,个个都水灵着呢!”

“到了里面,保证把你们伺候的舒舒服服!”

一位画着浓妆,大约四十出头,风韵犹存的老妈妈在门前吆喝着,招揽过往顾客。

头顶上,挂着牌一方匾,写着醒目的三个大字——

百花阁!

这名字通俗易懂,地球人都知道是干啥的。

可定远县毕竟刚刚开始发展,百姓的生活只是稍有起色,远远没到腰包鼓起来的地步。

虽然围了不少男性同胞,个个摩拳擦掌,眼神中绽放着原始的欲望。

但对这种醉生梦死的销金窟,只敢远观,脚下裹足不前。

“哎呀,怎么搞的!”

“真是急死了!”

刚开业,却不见有顾客登门,老妈妈愁眉不展,望眼欲穿。

恰在此时,打南边来了一主一仆。

凭借眼力,她立马看出,能带得起随从的,都不是寻常人家。

况且,领头那个峨冠袍带,气匀风清,走路四平八稳,一看就是非富即贵,大有来头。

“呦!客官,您总算来了!”

老妈妈三步并做两步,眼神中充满了热切,用一种自来熟的口吻打招呼,迫不及待的把人往里拉。

没错!

迎面走来的,正是李善长和阿福两人。

这波,属于双向奔赴了。

在一众嫉妒的目光中,李善长大摇大摆的走进百花阁,老妈妈笑容可掬,连忙命人看茶奉坐。

“客官,实不相瞒,我们今晚刚刚开张,您可是第一位贵宾呢!”

“有您大驾光临,相信财运很快就来了呢!”

李善长笑了笑,心说真不愧是做生意的。

一张嘴舌灿莲花,几句话下来,想走你都有点不好意思。

趁着机会,他四下打量了一番。

觉得这里布置得还算不错,上下两层,一楼大厅宽敞明亮,摆了些崭新的桌椅,墙边种了些花花草草。

二楼,是一排整齐清幽的闺房,姑娘们招待客人的所在。

而随行的小厮,却是无心他顾,暗暗垂头叹气。

闹了半天,老爷偷偷溜出来,就为了来这种地方找乐子,真够可以的。

家里十几房妻妾还不够折腾的,还要到外面寻花问柳?

唉......想想都替他肾疼!

“客官,这些是我们百花阁姑娘的芳名,不知您喜欢哪一个?”

很快,老妈妈晃动着肥硕的腰肢,去而复返,手中捧了一本花名册,恭恭敬敬地摆在眼前。

这也是,第一位客人才能享有的特权。

李善长毕竟没啥经验,随手翻了翻,都是些海棠、月季、牡丹之类的名字。

一看就充满了风尘气息,俗不可耐。

见他迟迟拿不定主意,老妈妈居然露出讨好的笑容,开始毛遂自荐。

“若没有合适的,不妨看看老身如何?”

李善长一怔,差点把隔夜饭吐出来。

这老妈妈腰比水缸还粗,脸上的脂粉少说有两寸厚,烛火前都能反光。

谁要是找上她,那可太有眼光了!

恰在此时,她的目光落在个叫‘云霜’的名字上,一听就有种清冷孤傲,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

看样子,应该是个美女吧?

因为长相普通的,一般没机会干这行......

“好,就是她了!”

“带我上去吧!”

见他有了心仪的人选,老妈妈喜上眉梢,又吹捧了一通。

“客官,您真有眼光!”

“我这的女儿,个个知书达理,体贴人意,但几十个里,数她模样最标致!”

“不过,能有机会伺候你这位贵客,那是她前世修来的福分。”


第七章:不能没有你啊!

消息一经传出,百官震动,朝野哗然。

“什么?”

“李相居然要辞官隐退,谁批准的?”

“你猪脑子啊!”

“还能是谁,当然是皇帝陛下了!”

“可李相毕竟是百官之首,大明的开国功臣啊!”

“好端端的,怎么说辞就辞?”

私下底,群臣议论纷纷,不明就里。

其中,淮西一派的官员反应更为强烈,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李善长何许人也?

那是淮西派的领袖,也是棵遮风挡雨的大树。

若是没了他,这些人就要直面朱元璋的威严,无所遁形。

这将如何是好?

最终,他们一致决定,李相万万不能离开朝廷。

大家同去!

就算下跪磕头,也要阻止他!

......

一时间,韩国公府门前车水马龙,人满为患。

朝中半数以上的官员,都风尘仆仆的赶来,汇聚于此。

“开门,我们要见丞相!”

“对,让我们进去!”

“丞相大人,求您出来见一面吧!”

“不光我们离不开您,朝廷上也离不开您啊!”

见府里没有响动,这些人想尽了各种办法。

拍门喊叫的,哭天抢地的,应有尽有,场面极度热闹。

若是不清楚状况,还以为谁亲爹死了呢!

另一边,李善长正乐得自在。

自从得知,朱元璋批准了辞呈,还额外给了三千贯赏钱,他就别无所求了。

那可是实打实的流通货币,不是后来变成废纸的大明宝钞。

一贯一千文,就是三十万!

按照明朝初年的物价,算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了。

直到此时,李善长才觉得老朱有点人味儿。

毕竟,得了些好处,还是很高兴的,不能刚吃饱就骂厨子。

“对......春兰,你的小手真软和,再使点劲!”

“舒服,真是太舒服了!”

“秋菊,剥个橘子,送到老爷嘴里。”

此刻,李善长躺在椅子上,眯着眼睛,整个人舒服透了。

身边围着一群妙龄女子,端茶送水,捏腰捶腿,把他伺候得舒舒服服,恍若置身仙境。

这种生活,让人流连忘返,极其消磨意志。

但他一点也不在乎。

生而为人,本来就是要追求幸福最大化。

没听说谁专门是为吃苦来的。

正所谓,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老子照单全收就是了!

而姑娘们则是争相邀宠献媚,一个个温声细语,脸上红光满面。

曾几何时,她们都是贫苦人家的女子。

若是不出意外,大概一辈子只能待在乡下,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

等过几年,托媒人介绍,嫁给个出身差不多,老实巴交的农夫......

日后相夫教子,平平淡淡,永远不会有起色。

可自从进了相府,让她们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与美好。

穿的是金、带的是银,顿顿有鱼有肉,吃的都是精挑细选的上等大米。

常言道: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这种惬意的生活,是她们做梦都不敢盼望的。

如今想来,自家老爷顶多长得老些,其他方面,几乎找不出任何缺点。

所以才极为珍惜眼前,对李善长百般讨好,极尽乖巧之能事。

“老爷,今晚到我房里去吧?”

“别听她的,到我那去,保证把您伺候的舒舒服服的。”

“嘁......”

“也不瞅瞅自己,就你那身材,正面和反面都看不出区别,有啥值得炫耀的?”

李善长一阵头疼,不知道该答应哪个才好。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何况他面前站着不止十三个女人?

瞧瞧这个,瞅瞅那个,都是百里挑一的美人胚子。

唉,真的很难选择啊!

正在这时,府中下人匆匆来报。

“老爷,外面来了一大堆官员,联名请愿,求您不要离开朝廷,继续担任丞相。”

“有的甚至都下跪磕头,哭的伤心欲绝,连我看了都感动。”

“不把人放进来,您见见?”

李善长闻言一笑,优哉游哉的翘起了二郎腿。

不难猜测,外面那些人里,应该大多来自淮西,是原主的朋党故旧,铁杆亲信。

其用意,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如此苦苦挽留,故作孝子贤孙状,无非是不想失去他这个保护伞,为自己遮风挡雨。

好继续做那既无真才,更无实学的官,混吃等死。

笑话!

老子绞尽脑汁,才从庙堂的政治漩涡中挣脱出来,落得个无官一身轻,怎么可能再回去。

至于外面那些人,爱死死、爱活活,没空搭理!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变卖家产,积攒尽可能多的本钱,回去实现做土财主的梦想。

到那时,老子人已经不在京城了,就算朱元璋的手伸得再长,又能如何?

种地又不犯法,他总不能专程跑过去,把我砍了吧?

那纯属吃饱了撑的!

念及至此,李善长大手一挥,下了逐客令。

“吩咐下去,守好大门!”

“外面那些人,一个都不许放进来。”

“等过几天,就要和说再见了,我可不想惹上什么麻烦!”

“不......最好是,再也别见!”

想到自己未来的美好生活,他不自觉的笑了。

这一幕,刚好被暗中的锦衣卫看在眼里,并火速回去,汇报给了朱元璋......

“启禀陛下,韩国公府门前,聚集了很多祖籍淮西的官员,纷纷声泪俱下,有意挽留左丞相!”

“哦?那李善长是什么态度?”

朱元璋虎目一瞪,停下了手中的笔,同时脸色微变。

淮西派的官员同气连声,眼里只有丞相,那将他这个天子置于何地?

若暗中结党,迟早会生出祸患。

随即,锦衣卫上前一步,将看到的全部说了出来。

“李相的表现颇为冷淡,一直闭门不出,没有见他们的意思。”

“他还说,自己马上就要告老还乡,暗度晚年了,不想再和他们有瓜葛。”

“从此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言及至此,朱元璋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脸色也由阴转晴。

看来,这个随他打天下的老伙计,是真的要功成身退,远走高飞了!

既如此,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随他去吧!


“爹,你好糊涂啊!”

“京城里富贵如云,繁华似锦,多少人想在此扎根都没机会呢!”

“守着块风水宝地,干嘛非要回老家去?”

李祺苦口婆心的劝着,做弟弟的,也在一旁附和。

“没错,您是开国功臣,又是当朝宰相,这样的权势地位,荣华富贵,怎么能随便放弃?”

“到头来,白白便宜了别人。”

“而且,我们都指望着您,希望将来在仕途上顺风顺水,能有一番作为呢。”

见这两个小子油盐不进,嘴上还振振有词,说得头头是道。

李善眉头一皱,根本不惯着。

“你们懂个什么?”

“只想着贪恋虚荣富贵,鼠目寸光!”

“朝堂上的明枪暗箭,防不胜防,岂是你们看到的那样?”

“稍不留神,随时都会招来灾祸,身败名裂!”

停了一停,他脸上又露出了笑容。

“咱虽然不做官了,但这些年攒下的积蓄,足够后半生衣食无忧了!”

“等回到老家,爹给你们每人盖一座大宅子,每天吃喝玩乐,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不好吗?”

“朝堂上的是是非非,让别人操心去吧!”

说了这么多,兄弟俩算看出来了。

老爹的心意已决,不可能如他们所愿,回去继续做丞相了。

心中则暗自鄙夷。

“哼!”

“果然人越老,胆子越小,看来是指望不上喽!”

事已至此,为了保住眼下的生活,更为了将来着想,他们开始自行寻找出路。

“爹,您辞去了丞相,退出朝堂,无非是想安享安度晚年而已。”

“既然是养老,在哪里不都一样,干嘛回老家?”

“那块地,能长出金子还是银子?”

“实在不行,要回你自己回去,我们俩想留下来,凭自己的本事,另谋发展......”

不料,看似不错的提议,立即遭到了李善的否决。

直接摆出了严父的面孔,厉声呵斥道。

“你们休想!”

“这间院子里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得跟我走!”

“谁敢有不同意见,到时我就把他打晕,用绳子捆了,扔到马车上!”

话虽如此,但心里想的却是。

开玩笑!

老子完美无缺的计划,怎么能毁在你们手上!

万一有人留下,仗着自己是前宰相的儿子,欺行霸市,惹是生非,迟早会连累到我!

别忘了,朱元璋正愁没机会清理功臣勋贵呢,可不能让他抓到把柄。

老子岂又会让得逞?

但李祺仿佛并不死心,拉着弟弟手,鼓足勇气,还想再抗争一下。

“爹,您也太不通情理了!”

“我和弟弟都长大了,凡事有自己的主张。”

“无非是想借着您的余威,奔个前程,也好光宗耀祖!”

“您不帮我们也就罢了,凭什么硬逼我们回去?”

没等说完,李善板着张脸,飞快地撸起袖子,用足了力气,上去就是一巴掌。

“凭什么!”

“就凭我是你爹!”

“你们两个小兔崽子,毛还没长齐,就学会顶嘴了,简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今天,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棍棒底下出孝子......别跑!”

一看要遭受皮肉之苦,兄弟俩刚才的气势荡然无存。

顾不上别的,立马抱头鼠窜,撒丫子开溜......

......

同时。

搬家工作还在继续。

很快,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满城风雨。

如此大张旗鼓的举动,自然逃不过那些开国勋贵的眼睛。

私底下议论纷纷,内心无比困惑。

觉得没这个必要。

毕竟,他们可是大明的开国功臣,都曾跟着朱元璋宵衣旰食,出生入死。

历经千辛万苦才打下的江山,总算是熬到封侯拜将,出人头地了。

就该趁着机会,尽情的享受。

他们尚且如此,何况李善长这位元老级人物?

即便辞去了丞相之职,以他的级别和地位,也可以留在京城,安度余生啊。

干嘛非要走呢?

但他们并不知道,眼前的富贵,只是过眼云烟,终究会化作梦幻泡影。

按照朱元璋外宽内忌,杀伐果断的性格,又对权力有着绝对的掌控欲,迟早会对功臣展开清洗。

屠刀已经高高举起,只看何时落下!

就当所有人期盼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而沾沾自喜时,刘伯温还算比较清醒的一个。

得知和自己斗了多年的老伙计,即将抽身上岸,远离朝堂。

他也心有灵犀,开始为自己谋划退路。

回到府里,立马写了封奏书,送进宫中......

可惜,事与愿违!

朱元璋看过之后,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那张原本不算难看的脸,也变得扭曲阴鸷,眼神有如刀子般锐利。

因为,从大明建立那天起,他就没想放过这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青田先生。

如果说,李善长是大明的萧何。

那刘伯温的智慧,足以比肩汉初的谋圣,张子房。

世上,很少有人能看穿他的心思,但他却常能看出别人在想什么。

刘伯温的可怕之处,不在于能上阵杀敌,手撕敌方将领。

而是无穷无尽的谋略,和精于算计的脑袋。

这种人,往往防不胜防!

即使朱元璋本人,也畏惧三分,不敢让他脱离自己的掌控......

回想当年,小明王被张士诚的大军围困,城中兵少将弱,粮草不济,随时都会有破城的危险。

不得已,连夜派出使者,向同为红巾军的朱元璋求救。

就在此时,意见发生了分歧。

朱元璋认为小明王是义军首领,应当星夜发兵,火速驰援。

可刘伯温却不让救,主张隔岸观火,等待时机。

这件事,让两人逐渐产生嫌隙,貌合神离。

朱元璋那本就不算宽广的心胸,更是像被扎了根刺,难以根除。

试想一下。

如果,某天他马失前蹄,落到小明王的下场,刘伯温会不会故技重施,产生不该有的念头呢?

因此,每当午夜梦回的时候,朱元璋都想狠狠心,一劳永逸,铲除后患。

只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故而暂且忍耐。

如今,正是大明国力上升的关键期,自然不会放任刘伯温离开京城,回家养老。

想都别想!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